2016年12月22日晚在学院三期大厅举办了D_talks的第二期演讲活动,同学们积极参加了讲座。
/第一位分享者,是来自大四工设的张哲源学长,他刚刚从澳洲交换回来,获2016红点概念奖。
张哲源:
我的得奖作品是来自大二上学期椅子的课题,我试图将燕尾榫的功能放大,强调出来。我的方案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难题,也曾经纠结过很久,后来又去请教了土木、材料专业的同学,刚开始大家都不看好,改进很多遍后才有了现在这个方案。
我一开始不知道本次分享的主题,以为是畅所欲言,所以本来是准备说一下学生社团的事情,从大一到大四经历了很多社团和学生组织,校团委、团学联、东篱剧社等等,都各具特色,让我有了很大成长。
最后给大家一个学习的TIPS:
1.趁早
2.坚持+投入 (开始了就不要放弃)
3.改变 (从敢于从根本上颠覆观点)
最后,谈一下交流的经历,我去澳大利亚斯文本科技大学交流的经历也很充实,在那里发现他们设计教育很开放,不过会更注重技术和实用性,这是国内外不同的地方吧。
/第二位分享者,是来自研三设计学的谢佳晟学长,获2016红点概念奖。
谢佳晟:
关于设计奖我想问大家得奖有什么用? 为了装逼?得了奖,为了啥?能干嘛?大家投奖之前要先想想。我看来,投奖一般有这几种类型:
1.投出去就知道能得奖: 足够好
2.整点小玩意:让老师印象深刻
3.挂个彩票试试水:纯粹做点子
4.什么鬼?:有什么意思??
有很多点子都做烂了,残疾人很累。
在生活中要做个“神经质”,平时都要关注,记在心里,思考这个可以做成什么。因为点子不是突然跳出来的,是日积月累出来的。
投奖要讲个好故事,日本人很会讲故事。例如一位日本设计师,设计了樱花杯。在杯子底部是樱花形状,可以留下水印,又很快消散,就像樱花的花期很短 一下就飘散了。
作品要做得好看一点,再好看一点,不然人家为什么给你这个奖呢?
不过不要把证书看得太重,能得到最好,得不到也无所谓再继续努力!
不要觉得自己没有用,其实你自己很棒!
/第三位是来自研三企业设计战略的黄乐青学姐,获2013IF国际产品设计奖。
黄乐清:
在成为同济人之前我是一名产品设计师,主要设计电子产品。
我认为去公司不一定去大企业,关键是企业文化是否喜欢,能否发挥自己的价值。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国家上比较公认的产品设计奖项,产品设计奖和概念奖不同,参加评选的主要是厂商。它们的评选标准有相似也有差异。
iF:偏工业感,突出工业美,产品的质量感,主要看有没有技术,工艺上的突破。
红点:偏向于人本设计,更考虑用户体验 。
IDEA:来自美国,比较粗放,偏向产品体验,与红点类似,但更看重市场潜力。
G-mark:注意工业美感和产品的质量感和iF相似,但也看重产品设计形式感背后的文化内涵。大家要根据奖项的特点来准备作品。
如果有对电子产品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每年一月在美国举办的CES—大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出现在这展览上。设计师需要了解什么技术是可行的。
其实在企业不一定有机会去做参奖品的项目,这需要设计师首先取得企业的认可和信赖。得奖对于企业里其实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销量。但对于设计师个人将来的发展可能帮助比较大 。
最后,进企业后工作的态度比较重要,不管你的得了多少奖,积极正面、有激情、创造性,公司才会选择你。
/最后一位是博一人机交互设计金小能学长,网易游戏高级交互设计师,红点至尊奖得主
金小能:
我来和大家分享如何做比赛?
快速想到好点子的经验:
1.伴随形式(例如自行车的支撑架,隐形眼镜用手不干净,解决卫生问题
2.充气形式
3.就地取材(削铅笔的卷笔刀与矿泉水瓶结合)
4.阴阳形
5.片状成行(例如伸缩的花盆)
6.直观显示 (看不准血管看血型血袋标示 奶瓶温度显示 鞋子有没有穿反 轮胎要换了 透明的熨斗)
7.关注自然 (甘蔗渣做成的花盆)
8.人性关怀 (路灯下广告 下发出温度给 居无住所的人提供方便)
人的想象力是非常大的 我们可以基于以前的创意中多积累一些灵感,多去看别人设计了的东西。
第二次分享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继续参加D_Tal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