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创意学院学生网
资讯 招聘 事务
通知 / 讲座 /   展览 /  
竞赛
就业 / 实习 /   生涯  
制度 / 流程  
活动 人物 关于
党团 / 实践 /   创新 /  
交流 / 文体 / 职业 / 综合
教师 / 学生 /   校友  
辅导员 / 班主任  
  
周日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同济大学
设计创意学院
学生网


在柏林旅游 by范光瑞

 

【缘起】

 

最重要的课程已经结束,三月份又要回国一趟。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刻,我决定在柏林待一周。

 

向来对于“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太感冒,甚至一直以为自己对于“旅行”不太感冒。但是昨天早上起床后,突然一种无聊感向我袭来。在德国待了半年了,除了圣诞节去过英国一趟,其他地方还没怎么去过。

 

一个人在德国,说汉语,吃中餐,看中国节目,用中国软件,朋友圈子基本上是中国人,最多扩张到亚洲。这跟没来德国有什么区别?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即使有抱团的倾向,那还是很喜欢在欧洲游玩,而我平时很少出远门,眼看半年将过,我也开始有了环游欧洲的想法。

 

所以八点多起床,半小时后决定去柏林,迅速定好旅馆和车票,简单收拾好行李,带上没有完成的作业,火速赶往火车站。十一点多的时候,我正式踏上了开往柏林的火车。

 

 

【柏林第一天】

 

从柏林火车站处来,在谷歌地图的帮助下,我找到了了M41路车,公交车司机是个大妈,会说英语,这是柏林和魏玛不一样的地方。公交车驶过一条隧道,沿途看到了波茨坦广场巨大的广告牌、路边的Mac-Geiz杂货铺,形似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公交车停在一个地方,我做过一条路,走过一道桥,到了住处,也就是Grand Hostel。

 

前台们令我印象深刻,因为他们很热情,状态很放松。前台小哥轻快而不轻浮地问了我的个人信息,长得貌似老板娘的阿姨问我要不要提供饮料。我顾不上这些,径直跑到房间,因为太累了。

 

出门找地铁站,实在饿不住,在站里的土耳其烤肉店买了一个Kebap。 未必有魏玛的好吃,但是我觉得是人间美味。土耳其烤肉在欧洲的地位大概相当于中国的兰州拉面,从地铁站里的小摊到高端购物中心的门店,到处都是,风格不尽相同。这也客观上反映了近年来欧洲人口趋势的变化。

对于柏林地铁的第一印象是觉得很奇怪。因为总感觉柏林地铁站的层高特别低,地铁是方块形的,车身涂满了黄色,像是小孩的玩具。车里的人不少,可以看出柏林在全德人口最多名不虚传。

 

到站,找到餐厅的位置,坐下。在欧洲大城市的好处就是能看到正宗中国人开的中餐馆,而不必忍受门牌上写着“中国餐厅”享受越南人的服务。在门口等位,几个服务员应该都是学生,老板光头,脸上能看到饭店名字的刺青,老板说一口流利的北京话,脾气很好,柜台上放着一个酒杯,老板时不时拿起喝一杯。这种状态,放在其他地方可能会特别违和,但是此情此景像柏林这个城市一样,有种蒸汽朋克式的荒诞感,却又很和谐。

 

朋友终于来了。吃饭,聊天,回家。在第一天的时间里,这个城市给我的惊喜包括但不限于:Great Tang好吃的四川火锅,地铁站里的土耳其烤肉,街边的咖喱香肠,友善而热情的德国大叔,以及看到的奇奇怪怪但是有意思的建筑。

 

 

 

【建筑与规划】

 

各种攻略里都提到柏林的建筑。混杂了苏联意识形态和现代主义实验,还有少量的古典成分与未来科技。非常想变成专业的建筑理论家,解读自己看到的一切。但是对于大多人来讲,建筑就像外语,人们对建筑的评论也局限于“好不好看”,就像评价一门不懂语言,只能大略地说一下“好不好听”。

对于德国最直接的感知就是色彩,中小城市有历史的房子,通身涂成黄色,或橙红色,或绿色。比起英国那种建筑外立面裸露深沉的石头,德国建筑多显得卡通和活泼,甚至有些轻浮。柏林色彩也很丰富,柏林是一个大城市,但是全然没有那种纽约曼哈顿似的压迫感和庄严,反而有种平和亲近的温暖。遇到的几个在柏林的人也是这样,很友好也很轻松。

 

波茨坦广场很繁华,晚上到这里也是偶然。想找一家在穷游网上看到的亚洲餐,但是没找到,只能在麦当劳应付了一顿,但是却意外很喜欢这个地方。这种繁华应该在德国大多数地方不多见,也不见得所有人喜欢,因为德国人貌似偏爱乡村风情。当然乡村有乡村的好处,第一次在魏玛周边逛的时候我是有点震惊的,跟中国的乡村比起来,这里十分富有,风景也很好。最重要的是德国的乡村不会出现那种糟糕的审美,大红大绿以及臭水沟和垃圾。

 

波茨坦广场本来低处东西柏林交界的空地,柏林墙从这里穿过,算是荒凉之地。但是柏林市政府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规划出了一个灯火璀璨的市中心。看到的几个规划图,其他几个要么凸显高层建筑,要么建筑风格夸张怪诞,只有目前的风格,突出了一种平实的美感,并且和周边社区和谐地共存。

 

欧洲城市似乎不太喜欢超高层建筑,大概是因为城市的历史都比较久远,所以现代与传统的某种交融更加适合。另外高楼林立除了刺激人的肾上腺和虚荣心,也确实很让人感觉压迫,显示了某种威严。波茨坦广场的建成得力于索尼、奔驰等几家国际大公司,索尼中心也是这里一个代表性的功能区。

 

 

 

【路线】

 

听说一个真正的上海人从来不去爬东方明珠,一个真正的武汉人从来不去黄鹤楼。我不是柏林人,所以半天的时间游览了柏林几乎所有的“景点”。柏林的市中心有点像上海淮海路到南京路中间的一带,最出名的景色在这里,整个范围也不大,如果不嫌累,步行就可以走马观花地看一圈。

 

由于前一天晚上的熬夜,这一天快快中午时才醒来。拉开窗帘阳光非常好,心情于是大好。去的地方多了会体会到,出来玩最宝贵的其实是天气。

 

去的第一个地方当然是勃兰登堡门,这个门没有想象中的大,开始的时候天有点阴,于是似乎感觉到了某些沉重感,但是一会天又重新晴朗,之前的沉重感成了错觉,感觉在这里玩的人还是很欢快的。不知道法国游客来到这里是什么感受。

 

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er Tor)距离国会大厦(Reichstag Building)很近,走两步就到。我对国会大厦更感兴趣,除了因为中学历史课本上那张难忘的苏军攻占柏林的图片,还因为Norman Foster设计的高技派穹顶。这个穹顶对于高技派建筑的意义不言而喻。在国会大厦旁边站了一会,并不能把穹顶看得太清,而预约的登顶时间是下午六点半,因此就先去其他地方转了。

 

沿着菩堤树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走,这里是柏林最精致的地方。两侧有各个国家的使馆和一些著名品牌的店面。街的某些位置正在整体翻修,但还是能感受到走路时的舒适与两侧建筑的养眼,配合完美的天气,构成了在近段时间以来最愉快的一次行走。

 

接下来去了柏林大教堂(Berliner Dom),教堂的体量很大,很宏伟很壮观,于是拍游客照立此存档。这个区域聚集了柏林几个有名的景点,比如博物馆岛,亚历山大广场,柏林电视塔等等。清澈的施普雷河,曾经的宫殿,时尚购物街区,精致的古典建筑,构成了柏林这一带的风水宝地。

 

登上柏林塔是一个非常临时的决定,不过既然在武汉没有登过黄鹤楼,在上海没有爬过东方明珠,那就在柏林好好当一回游客吧。

 

因为登塔错过了去国会大厦,只能以后几天再去了。还想去的是去柏林洪堡大学和博物馆岛,就留在后面几天吧。

 

【下雨的一天】

 

日子有这样几种极端的过法:在床上睡一整个白天到天黑,在陌生的地方游览一天,不吃不喝看剧一天,在火车上或飞机上度过一天,大部分时候是匆匆忙碌,特定的节点常让人感伤。虽然天气预提到过,在柏林的几天都是下雨。但是真的又开始下雨的时候,内心不是不崩溃的。这一天柏林下起了大雨,我没有出门。

 

晚上的时候,在房间里觉得实在太闷,于是下楼到了公共场合开始写点东西。在楼下坐着,进来两个中国面孔的同龄年轻人。于是握手打招呼,一问是加拿大人。

我认识的华裔不多,但是好几个都是加拿大人。作为一个从小在中国长大的人,看到华裔总感觉怪怪的,因为语言的隔阂。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还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最隐秘的关系。

 

共同母语的人构成了同一个世界,构成了同一种偏见,构成了同一间心底的暗室。这件暗室有时候见不得光亮,却是真实的喘息空间。如果缺少了这些暗室,人们都暴晒在阳光下,那就永远没有了最舒适也是最晦暗的活动空间。

 

 

【鸡汤】

 

我们生活的世界很大,很美好,很有意思,但是如果你的内心是关闭的,你就永远看不见。大多数人远远低估了人的心理状态对于所看到的世界的影响,另外人给自己内心套上太多枷锁。写完以上这句,有种浓浓的鸡汤感,但是这是事实。内心的枷锁有两种,一种是因为眼界低,看不到太多东西。人们常用“井底之蛙”形容这种现象。这种人更像是西伯利亚荒漠之地的蚯蚓,看不到什么,也走不了多远。另一种是被被重重的心理障碍包裹起来,挣脱不了也透不过气。

 

 

 

【总结】

 

对柏林最大的感受是,柏林是一个魔幻的城市。除了变化不定的天气,冷暖交替的温度,最重要的是柏林的风格。柏林包容着各种各样的“风格”,所以柏林本身形成了一个风格。

 

东柏林和西柏林曾经的政治气候差异很大,柏林有一部分是属于机械风格的。你会看到各种钢管支架,废弃车间,有工业感的厂房,或者厂房的断壁残垣。你会在市中心区域看到一片被钢铁围合的浅浅的湖,上面有将要枯萎的杂草和成双出现的野鸭,你也能在被金属铁轨环绕的公园里,突兀地树立起两个由铁链和轮胎制成的秋千。这一切像极了《银翼杀手》里未来那个冷酷的城市。

 

但是在另一些地方,比如选帝侯大街(Kurfürstendamm),有着干净平整的道路,两侧无论是现代还是古典都十分雅致的建筑,以及各种高端时尚品牌门店。在这里你丝毫不觉得这里会和上海的南京西路或者伦敦的摄政街有差距。相比于浪漫的法国风情,德国的奢华除了高端商业街区都有的梦幻感外,还有着德国风格那种庄严厚重感。

 

去了两个其他两个最有名的商业街区,波茨坦广场和亚历山大广场,在这里一个个玻璃盒子构成的现代购物街区有层次地呈现。但是柏林的这些地方却没有压迫感。大概是因为规划时没有在狭窄的街道两侧建起超高层建筑,更多的是宽度适中的街道。DB大楼等需要仰望才能看到,但是周边的广场足够宽阔,大楼是零散分布的,甚至零散得有些细碎。

 

 

柏林的第三面是历史。并且最显著的历史几乎集中在某个面积不是很大的区域内。象征着德国苦难与统一的勃兰登堡门和巴洛克风格的柏林大教堂被菩提树下大街连接了起来,沿途分布着洪堡大学、德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再向这个方向走是博物馆岛、亚历山大广场和柏林电视塔。勃兰登堡门的身后就是集结了历史质感与现代科技的国会大厦。从大厦向某个方向走没几步,就到了建筑风格强烈的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而走出纪念碑,差不多又走到了波茨坦广场。这些地方或古朴,或精致,是吸引游客最多的地方。

 

除了历史,就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建筑。要把这些一个个看完需要太长的时间了,但是这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容量。柏林的建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色彩很活泼,玻璃窗和墙面上总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颜色,不论这颜色是为了玻璃本身的层次还是来自艺术家的涂鸦。

对于“柏林人”的接触很有局限。在一些大城市,本地人反而成了最稀奇的物种。但是无论是吃小吃时热心介绍的大叔,还是在街上插着兜对陌生的我说“你好”的青年,还是坐在地铁略显紧张的气氛里的一个个乘客,还是在红灯区附近不慌张地跟站街小姐砍价的男人,都是柏林人,或者说柏林文化的一部分。

 

这次旅行最大的遗憾就是,对于柏林只是走马观花。走马观花除了因为这七天大部分时间阴天或者下雨,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单单“景点”的部分就够人走很长时间了。比如从选帝侯大街(Kurfürstendamm)的一端走到另一端,仅仅是粗略浏览一遍,就需要一下午的时间。加上我是一个走路狂魔,更造成了“游览”的效率很低。来柏林如果有个当地的朋友带着看,那是最好不过了。但是对于第一次来的人,即使是有人带着,你也总希望被带到旅游景点吧,毕竟谁还没有个第一次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不体会一下被大雨闷在屋子里,不体会一下地铁里的小食品摊,又怎么算得上是生活呢。况且这几天确实处理了很多事情,这也算是“旅行”的一部分吧。最后一天从Grand Hostel走到柏林主火车站,背着重重的书包,本以为会走很远。但是没想到从国会大厦出发没几步就到了目的地。

柏林还是太小了,或者说德国的城市都偏小,这已经是人口最多的城市了。

柏林又很大,大到一个星期都逛不完,也让我知道了德国不只是魏玛。

留学周记
设计徒步
设计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