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创意学院学生网
资讯 招聘 事务
通知 / 讲座 /   展览 /  
竞赛
就业 / 实习 /   生涯  
制度 / 流程  
活动 人物 关于
党团 / 实践 /   创新 /  
交流 / 文体 / 职业 / 综合
教师 / 学生 /   校友  
辅导员 / 班主任  
  
周日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同济大学
设计创意学院
学生网


都灵周记By 姜瀚

许多想来都灵念双学位的学弟学妹们大概都非常关心一件事儿,那就是“系统设计”这个专业到底上什么课。在这一年里,你们将会有上、下两个学期,主修两门大课:Components of the Products和Open Systems。这一期的周记里,先聊聊第一学期的课。

 

课程概述

如果用通俗且概括的方式描述一下:这四个月来我们上了一门叫“Componenti del prodotto” 的大课,翻成中文叫“产品的建构”或者“组建设计”吧,除了系主任带的主课之外,我们还有物理、化学、历史三方面的辅助课程。我们这一届,是以“食物”为主题,全班分三个大组在山、海、平原三种地理环境里任选一个欧洲的城镇作为的调研对象,用系统设计的一套方法论,重新规划食物在当地家庭中被使用的系统,起到造福本土生态、经济和生活品质的作用。在新系统建立起来之后,我们会又一个为期三周的workshop工作坊,三大组内会各自分成6个小组,来研究系统流中具体的小点,比如食物在家庭中的短期储存、再利用、发酵、烹饪、再食用、堆肥这些角度来优化流程。最后会依据之前所有的研究,针对这一个个小点,每组做一个产品,并以大组为单位做汇报。

 

我的角色

我自身的角色,是在班上去了“海”的大组,地点选在Liguria大区的Albissola。在深入下去的部分,我是和两位分别来自智利和意大利西西里的小队友一起一起负责食物流的最后一环 compost,堆肥。我们根据对Albissola当地人口结构、气候、房屋特点、厨余类型、作物种类等一系列的因素逐层分析,给出了一个用一种俗名叫“redworm”,学名叫“赤子爱胜蚓”的蚯蚓来帮Albissola的家庭把果蔬皮啊、鸡蛋壳啊、废纸啊这类的原本肯定会被直接扔掉的东西,变成每三个月收获一轮的、营养丰富的蚯蚓粪肥,然后居民就可以用它来在自己啊种植和养护大部分常吃的本地香草和蔬菜。在workshop周的最后,我们的最终产物是一个为当地设计的composter,堆肥的箱子。

而这次周记画风清奇的标题——“不要把自己当作设计师,要把自己当成一只虫子”就与我们做的这个堆肥箱有关。而我也觉得就是因为这么一句话,觉得整个双学位都来得值!

当时的情况是,我的小小组在workshop周为一个叫Albissola的城市的典型家庭,做了一个“用蚯蚓堆肥”的堆肥箱。后来作业做到白热化的时候,系主任Bistagnino教授注视着我的眼睛一字一句告诉我们的。 (我的播客《RunningTree的创意撒欢儿》里有放当时的录音!) 教授告诉我们,你们这些设计师,现在要设计用蚯蚓堆肥的箱子,你不要只把你自己当成一个设计师,你要把自己当成它的使用者——但是这还不够,你要把你自己当成一只“虫子”——你要站在蚯蚓的角度想啊!你们就是蚯蚓啊!You’re the worms!

天哪太好玩儿了!教授说这段话的时候,我脑子里就四个字:醍醐灌顶,当时真的,我的眼睛里面都闪出来星星了。

你要做一个好的堆肥箱,不仅要考虑到使用的人方不方便,你还要考虑到里面的蚯蚓怎么样才能待得更好。于是我们开始地毯式地在网络上查起了堆肥用的那种学名叫“赤子爱胜蚓”的redworm的资讯;我开始在youtube上大量地看蚯蚓怎么爬的视频;同时还去看了生物解剖图,发现它们身体的直径是0.2-0.6厘米之间,所以我们就推论出堆肥箱里让蚯蚓钻来钻去的孔洞直径要大于0.6cm,而用来透气的孔直径就要小于0.2cm;又因为知道蚯蚓是通过长在身体四周、四对儿的刚毛扒住泥土爬行的,所以就推论出在我们设计的箱子里,一些区域和部件需要用粗糙的表面材质便于蚯蚓爬行;而另一些区域,比如之前提到的透气孔周围则要用尽可能光滑的表面材质避免蚯蚓靠着它们周身的刚毛爬走逃跑……

上面提到的这只是一个例子,但是你从这“冰山一角”里就可以看出,“组建设计”这门课、特别是最后这个workshop的要义在于,让你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有理有据。我上面提到的两种不同的孔、和两种不同的质感是根据研究蚯蚓得出的;而箱子的大小、每个部件的容量、材质、连接点、使用手法等方方面面,也都是我们根据Albissola当地人口结构、气候、房屋特点、厨余类型、作物种类,以及人体工程学、机械原理、材料学等一系列的因素逐层分析得出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有用而且有据可循的,应该就是我理解的“产品的建构”课程的要义吧。

 

这门课教授最终给我们组30分里的29分,挺不错的结果,然而整个过程都太不容易。没错,从语言障碍,到方法论和蚯蚓堆肥这件事本身,全是新的东西。而这其中遇到的痛点和对策是我认为最值得分享的点吧。

 

课本身的难

带我们的系主任Bistagnino教授是个特别棒的设计师,但是教授的脾气很的烈,基本是每组拿着方案去讲台前找他,他都是只看你拿上去的图纸,基本不给你用语言解释的机会。图纸打大了也不对,比例画小了老师会说你这怎么像是在公交车上画的……但实际上,整个Workshop的三周我们全班几乎每天12个小时都待在学校做作业,连轴转斗不带断的。我们小组每天都提心吊胆地上去给老师审方案、前期几乎每次都在被骂,并且被屡次威胁说要不给考试。那感觉特别神奇,因为之前基本没想到自己有可能会在大学挂科!我当天就跟我爸妈说“对不起啊我可能真的要挂了”,然后爸妈就安慰我说“挂就挂,有什么大不了的。” 唯一绝对可惜了组到了这么nice的两个小队友,所以越到难处越感觉不能崩啊,心里越有一股“破釜沉舟”的劲儿——你要挂我,那我就使劲儿想办法嘛,谁怕谁。

我们仨姑娘各自都在想对策,除了经常跟其他平行组的同学交流进度之外,我的意大利和智利的小队友会在实在没主意的时候拿意大利语找助教姐姐聊方案;我则是把每一次跟老师的谈话都录下来留着,万一当场没听懂老师的要求,或者谁生病来不了学校了就把录音重听整理;还有特别感激有几个私下跟我们关系不错的厉害同学,遇到难处的时候会特别耐心地站在局外人立场帮我们顺……然后就一点一点被骂得没那么惨了,真的是步履艰辛呀。

 

文化代沟的难

文化代沟最表层的体现就是在语言障碍上。我的英语算还可以,但意大利语才刚接触几乎是不会;我同组智利和西西里小队友的意大利语都非常溜,两人交流无障碍,但是她俩的英语几乎大部分是在研究生阶段学的,交流困难可想而知——以至于一开始我们仨每次都在开着Google Translation和Google Images来表达要说什么。好在三个人都是能把所想画成小草图的设计师,所以说不明白就查、再不行就画。

意大利语的短板不仅可能会影响和组员交流,做调研、查资讯的时候问题都会有。当地资讯基本是都是意大利语的,常需要你用Google Translation把网页强行翻译成英文或中文;还有我们分组给老师审作业的时候,教授能用意大利语是绝对不用英语的——因为语言是个工具,理解才是王道嘛。但一开始,就总出现教授忘记这九个人里,还有一个我不会意大利语…… 然后你就会很难找到机会插话和打断,而且我们中国同学又通常有着比较内敛的性格和尊师重道不敢打断的担忧在,所以就会特别痛苦。所以真的是,有时候这真是特别需要博弈的一种存在啊。

但我想可能语言障碍真的不是大的问题吧,对话的人才是决定沟通效果的关键啊。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因为组里我们三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姑娘,好像都难得地保有一种默契——从头到尾,彼此都有保持着一种“绝对不任性发脾气”、“硬撑也要撑出来”的友善。我们仨本身交流就已经那么多障碍了,耍性子发脾气完全就是雪上加霜的事儿,所以真的在艰难的时候能感觉到大家都很克制、很耐心地说服对方,即使最后真的有一方错了,另一方也完全就是“说通就好”、不介怀的态度。所以整个项目走下来,我们这个小组一直都关系不错,最后勾肩搭臂地拍照特别幸福。所以以后组队的时候我也会觉得,好沟通不是要看语言,是要看人本身啊。

而且,到后来我会发现,同组不同母语也有好的地方,你获得的资源和信息会更加的丰富。比如我们组研究“蚯蚓堆肥”的时候,就有用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中文四种语言轮番查文献,收获肯定比只会一两种语言要多;还有有的时候我们脑子里有缘自各自不同的文化常识,有时候一个国家里看似很“土办法”的办法,真的能给另外一个国家的设计一些补充和启迪。总觉得来意大利学习,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设计逻辑确实来得很难得,期间的辛苦和幸福都很多。但可喜的是我们好好念设计的心都是诚挚的,所以一切也都挺不错。下学期的课程就在之后的周记里见啦!

留学周记
设计徒步
设计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