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到嗲院不久的你,是不是还不太适应繁忙的课程?在学业和课后活动之间,来回奔波好几个学期后的你,是不是失去热情迷失方向
作为设计师常常给自己揽很多锅的你,是不是仍然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次我们邀请到了胡可儿同学,一起来看看她是如何在学业、竞赛、工作、生活之间达到多项平衡的?
胡可儿,就读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大三工业设计专业
荣获2019年长三角大学生上海地标设计大赛金奖。
首饰设计作品参展2019纽约设计周 NYC x Design并刊登于《青年报·生活周刊》。
公共艺术设计在上海老码头创邑园落地。
2018年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总决赛三等奖。
多次参与同济设计周和设创毕业设计展的核心工作,与其它设计展览的策展与执行、论坛和工作坊的举办等。
曾担任设创院学生会实践志愿部部长和大一设计基础课助教。
Q : 能跟我们说说在长三角大学生上海地标设计大赛中获奖的经历和感想吗?
胡可儿:是一次很刺激的经历!我和我的团队伙伴大多不是环境或建筑专业的,我们凭着一腔热血和好学的心态去参加比赛,把暑假的时间都投入到学习和产出中,没想到一路走入决赛最后获得金奖,感恩我们的坚持和努力。在三个月多月的参赛过程中我get了新的设计技能,训练了自己做设计和表达设计的方式,对设计有了更多角度的理解,这很感谢郑康奕老师的娄院长对我们的帮助和指点!除了设计以外,还经历了演播厅演讲,甚至表演指导,很有趣。
我的感想…想到一句话:不管暴风雨把我带到什么岸边,我都会以主人的身份上岸。 “设计”常常是在别的领域中发挥作用的角色,我们会面对未知的问题、不曾了解的领域,适应、学习、最后主动设计的能力挺重要的,能有这样的一次经历并且收获不错的结果我觉得很幸运!!!
Q : 你参与并协助举办了很多设计相关的展览、论坛和工作坊,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收获?
胡可儿:最大的收获是日子过得很开心很充实!去参与、协助、甚至自己策划工作坊、论坛、展览能开阔眼界、丰富经验,尤其是从参与者到工作者和策划者的角色转变,能更主动地学习到很多(当然也会更累,要自愿承担),当设计在真实的世界中发生时要考虑的问题会变得更多更serious,参与这些事情所体验的经历和慢慢积累的经验让我感觉很有生命力和活力。
Q : 有没有遇到过让你心态崩溃的事情,又如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呢?
胡可儿:多线程工作时很多事情和ddl堆在一起会崩溃,我暑假里参加比赛的同时还跟着刘震元老师做另一个设计项目,还在老码头做公共艺术设计的落地,累爆炸过好几次。其实我通常是用“不处理”的方法处理自己的情绪,因为我大部分时候心态还比较积极,偶尔心态崩溃情绪萎靡的时候我都会允许自己释放真实情绪。我觉得起起伏伏挺正常的,人总要有呼有吸嘛,所以我会释放和休息一下再专心投入工作。在多线程工作和心态崩溃的情况下都勇敢面对,我相信这样的事情经历得越多、练习得越多,心态和能力都会越来越好,所以不太刻意强求自己控制情绪。
Q : 如何平衡学业与课后活动之间的关系?
胡可儿:进入大学,尤其进入设计专业之后,对我来说课上和课后的分界不再明显了,课业和我参与课后项目、活动对我来说都是围绕着我本人和我所喜欢的设计的学习和练习,就像院训所说的都是“为了人生的意义”吧。分享我平衡手上的各种事情的心得的话…
①是分清主次,想清楚它们对自己的意义大小和意义所在点,就不会像工作机器一样只是把事情一件一件一件完成。②是时间不够用的时候可以耍耍小聪明,设计没有标答,牺牲睡眠也不是唯一或最好的解决办法!③是多做全局思考,事情之间或许有融会贯通的可能,可以同时完成、说不定还能相互促进。
Q : 怎样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胡可儿:保持练习!!!在行动和心态上都一直保持“练习”的态度。在行动上就是要多看多学习好的设计、多做设计训练和迭代,相信日积月累量变质变。心态上“练习”的意思就是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对自己有意义的都多去尝试,对于遇到的struggle和巨大的困难也可以看淡一些,耐心一点乐观一点,因为现在还都是在“练习”。希望我自己以后不管走得多久多远都能保持“永远练习”的心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