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创意学院学生网
资讯 招聘 事务
通知 / 讲座 /   展览 /  
竞赛
就业 / 实习 /   生涯  
制度 / 流程  
活动 人物 关于
党团 / 实践 /   创新 /  
交流 / 文体 / 职业 / 综合
教师 / 学生 /   校友  
辅导员 / 班主任  
  
周日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同济大学
设计创意学院
学生网


刘力丹|有时间的累积才会产生热情, 不要轻易言弃

刘力丹
designaffairs中国区执行总裁。过去十年时间里,刘力丹带领团队获得超过二十项iF产品设计奖,同时也曾多次担任iF评委,包括2012及2014年iF概念设计奖评委,2014年产品设计奖评委以及2015年iF家居风尚大奖评委。2004年,设计作品“The Box in the city”获iF“生活空间”专题竞赛一等奖。刘力丹深谙东西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并善于结合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以用于工作之中。在运营管理designaffairs中国的同时,刘力丹也担任同济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主任。希望通过理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出真正有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年轻设计师。

 

踏着桂花香,在莫干山M50创意园区一栋布局蜿蜒曲折的楼里寻寻觅觅,迷路了好一阵,终于找到了今天要采访的对象——designaffairs中国区执行总裁及著名设计师刘力丹。

 

到达的时候,据说刚刚结束每周的早餐例会,茶水间的长桌上摆着一盘盘清新明亮的小食。刘力丹是一个很江南温婉的女生,说话轻柔却又带着思想的力量。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她特别直率真实。

采访以前,她说要去泡茶,得找两个好看的杯子。她说生活中每天都应该有美的体验,觉得每一件事情都应该具有美感。有时在公司叫外卖,她还会把食物放入好看的容器,让仪式的美感进入体验。感觉,刘力丹已经把设计的美感和哲学融入到了生活中每一个细节里。
 
看到这里, 您也许会以为刘力丹就是一个有趣的美女设计师,做着一份很“美”的工作。事实上,刘力丹和她带领的designaffairs团队真正要做的,可是一件很酷的事。用她的话说,是用设计去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看到你们之前在用早餐,而设计本质是跟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您是如何开启美好的一天的呢?有没有特别的仪式或者有意思的分享?

力丹:我每天会伴着我5岁的女儿叮叮咚咚的钢琴声醒来,如果有阳光的日子,我会看到阳光洒进房间,产生很美的质地。然后,和着钢琴声,愉快的享用早餐。最近,我的女儿学会了做拿铁,有时会给我做一杯,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特别美好的生活体验。
 
之前看过您的一些采访,发现您还是融入了很多中国哲学性思维在设计流程和思考里,您觉得很多事情是自然融入和发生的,能谈谈这个观点吗?


力丹:是的。我没有要做一个star design。更多的,是用我的专业去促成事情或者说对世界做一点小小的改变。 但事情的完成,有的时候要在一个系统下去观察和看待,并不是我一个方面就可以做到的。我比较相信一个逻辑,什么样的人就会做成什么样的事情。一个人每天会遇到很多事情,然后就会自然融入很多新的东西,风格也会自然造就。

2016年iF设计奖获奖作品—fiil


2016年iF设计奖获奖作品—Air purifier

您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对工业设计感兴趣的?当初为什么会选读这个专业?

力丹:我觉得吧,我跟中国大多数孩子一样,在考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并不十分明白为什么要选读这个专业。我父亲是中国美院毕业的画家,他一直希望我去念油画系,这一点我是坚决不要的,我特别不想去念。但我小时候被逼着,还是学了画画,既然不想成为画家,我就开始找可以用到这个技能的专业。可能当时工业设计比较新,我又挺喜欢制作一些小物件,我就选读了。
 
说实在的,我在大学期间也并没有对工业设计有很大的热情,一度还想要转系,因为当时的确有其他选择也是不错的,但最后由于我的性格,我还是决定坚持到底。 毕业以后,我去了中兴通讯。刚工作的时候,我也还是处在找感觉的过程中,直到到做了几年以后,大概是有了一些累积的价值,感觉兴趣渐渐产生了。然后大约在10年以后,当你的价值量变到质变,真正的兴趣和热情才有了。
 
所以,我觉得很多事情,一开始你可能并不会有很大热情,但是要有乐观和坚持的态度,很多事情有了时间的累积才会产生热情,不要轻易放弃。
 
您曾就读过中国以及德国的大学,同时又是同济大学工业设计系系主任,对于东西方工业设计教育都有一定的认识。能聊聊两种教育体系的区别吗?

力丹:我觉得中国教育的野心比较大,主要是因为我们社会的属性,面对的命题更复杂,所以年轻人的生存环境比德国社会要复杂得多。中国地大物博,社会就会很多元化,每个地区都是不一样的,教育上的逻辑和属性自然会因此而不同。
 
德国的教育非常纯粹,有时可能只是让你解决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它可以要求你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记得我刚去德国念书的时候,第一学期的整个学期任务就是做一只瓶子。我当时都感觉听起来太奔溃了,一个瓶子要做一个学期吗?但是实际进入学习状态以后,才发现德国的教育是要求我们能把一件事情做得非常非常细致的。
 
但我不觉得要判定哪种教育更好,这只是环境和人文不同造成的结果。如果一定要找到我们教育中的一些弱点,我可能觉得初中、高中的问题更大一些。我教过的学生,他们刚进入大学的第一年,我们基本上都是在给他们进行“洗脑”工程。要教会他们放掉一些已形成的他人给予的思维,去学习如何真正独立的思考。教他们能够自己判断问题的本质。
 
说到独立思考,我有听说国外很多教育都是把“设计思考”放在一个全民教育的维度,您是怎样看待的?

力丹:对,这是非常好的。因为我有很多学生,出去以后也未必就真的从事工业设计行业,但是他们在现在从事的领域也都非常优秀,他们都说这种设计思考的方式给予他们很大的帮助。我最近在带大四学生完成作品,我也告诉他们重要的不完全是这个作品最后长什么样,而是你们在整个制作流程中,你们是如何思考这个命题的,如何建构整件事情的逻辑,这非常重要。


能谈谈designaffairs的核心价值“CREATING CHANGE”吗?

力丹:我们现在处在一个行业将会产生很大变革的时间点,所以大家都会去定义Agency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我觉得Agency作为一个中立的机构,会参与各行各业的案例,比客户看到更多的是交叉行业的改变和问题,加上我们独有的一些思考模式和工作流程,使得我们可以帮助合作伙伴看到问题的本质。所以,我们定义自己的价值是创造改变,即”CREATING CHANGE”。
 
比如,我们每年年底都会来Review每一个项目,看看有没有真正创造了好的变化,不能说我们在塑形每一个行业,这应该是行业中领头羊和企业家们的领域。我们更多的,是用我们专业范围独有的价值和擅长,给予企业在变革进程中,一个正确的方向。可能,只是改变企业内部的一个流程,一个文化,但这些都是我们的价值所在,也是令我们感到骄傲的事情。
 
所以,我之前一直都在说,我们不是要做star design,我们没有在设计一个绚丽的物件,让别人感觉“WOW”的作品,那个也是好的,有意义的。但只是,我们没有在做那一些,我们更多的是从商业价值的角度,去为客户做一个正确的选择,帮助客户看清一个正确的方向。

能谈谈designaffairs在项目运作中的整个流程吗?

力丹:好。我们有不同的团队,比如研究团队、策略团队、PX/IX 团队(Product Experience / Interface Experience)等等。我们会按照项目的本质需求去组合适合这个项目的成员,一个项目会有项目经理、研究员、策略师和设计师等等。比较值得提的是,我们在每个项目的开始,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去让大家Brainstorming:究竟客户提出的问题是不是真正的问题。我们会鼓励团队去质疑合作伙伴提出的问题。有很多时候,我们最后都发现那不是真正的问题,然后我们就要去定义本质的问题是什么,这也是我之前说的,帮助合作伙伴看清楚正确的方向。我们自己是很喜欢这个流程,因为这会让我们不太容易犯错。很多时候,如果我们讨论下来觉得这个项目暂时不适合做,我们就会Cancel掉,并告诉合作伙伴暂时可能需要缓一缓和具体的原因。一旦项目开始以后,我们也会让合作伙伴融入到我们的工作流程中,让两方(合作伙伴和Agency)能够更加紧密的互相理解和合作。


能简单聊聊designaffairs的其他团队成员和一些两地团队合作的心得体会吗?

力丹:可以。其实,在两国团队合作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需要磨合的问题的。因为毕竟两国的文化造成了观念和执行方式的不同。我们的执行副总裁也是设计总监Moritz是德国人,但是因为他太太是中国人,他对中国人的喜好和行为习惯有很好的同理心。但是就两国团队协作来说,我们的合作伙伴有时会要求我们临时改动,慕尼黑团队就会有奔溃的心情,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说改就要改而且还要尽快提交。这就是一个需要尽可能去沟通和磨合的过程。 我们的策略总监博瑶是一个特别敏锐的策略师和管理者,她总是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并且她也很善于在项目中协调和沟通,帮助解决问题。我们的设计师团队也很国际化,有来自法国、德国、荷兰和中国的成员,当然中国设计师还是占大多数。 我觉得人还是我们认为价值的关键,好的设计师非常难找,他会有非常情感细腻的特质,如何去更好的保护和管理好这样的设计师是很重要的课题。


聊到设计师,您觉得一个极致但是有一些自我的设计师和一个适度妥协然而配合度高的设计师,哪一种是您比较喜欢用的?

力丹: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也一直在摸索这个问题。我觉得吧,在一个团队中极致和自我的设计师是需要的,但是他们很难成为领导者,因为他们更加活在一个自己的世界里。 但我不认为一个好的设计师就应该要妥协,还是有既希望作品完美,又依然能够聆听的设计师, 我觉得一个真正好的设计师应该是这样的。 同时,这也是一个设计领导者应该具有的品质。 而说到妥协,我不认为喜欢妥协,追求作品中庸的设计师是我喜欢的,我觉得对作品有要求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合作伙伴提出改动要求,一定是有他的原因和目的,所以扮演好一个聆听者的角色很重要,这样就可以跟合作伙伴和团队一起去探索如何解决问题。
 
您对designaffairs有一个理想中的方向吗

力丹:有。我觉得是,在这个变革动荡的领域里, 帮助企业找到最好的方向,帮助这个世界去规划一个最好的可能性。比如,我们最近在规划的数字化时代的医疗健康革新,我们有做了一个圆桌会议,请医疗行业不同领域的精英们,包括研发、设计、产品和营销环节的决策者来一起分享和讨论。这个行业在未来几年内会有巨大的变化,只是现在还没有被大众看到。所以,我们从中看到了创造变革的无限可能性,以前因为技术限制无法实现的愿景,如今正逐步会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设计扮演了越发重要的角色:患者,医疗服务商,医药采购商与医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拥有更多与设计相关的接触点。 这就是我们介入的机会,创造更好的解决方案,尽我们的能力,改变世界。

 

您对年轻的设计师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力丹:我觉得是乐观、勤奋和坚持。

 

采访 | Michelle Miao
本文转自“
designaffairs”微信公众号

教师
学生
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