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9日下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党员及入党申请人集体前往上海杨浦滨江生活“秀”带游览学习。
杨浦滨江作为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博览带,有着“中国近代工业文明长廊”的美誉。19世纪末,杨浦滨江逐渐聚集起民族工业,形成条带状的独立用地与特殊的城市肌理,与此同时却在母亲河和生活空间之间建起一道“隔离墙”。2016年,上海市发布《黄浦江两岸地区发展“十三五”规划》,杨浦将南段滨江开发建设视为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一曲“交响乐”,提出“后工业、新百年”的愿景,构建起“三带、九章、十八强音”的整体框架,着力把封闭的“工业锈带”转变为开放共享的“生活秀带”,为民而建、还江与民,打造了天然的百年工业文明展示基地、后工业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一行人首先来到杨浦滨江的起点即秦皇岛路码头参观学习。秦皇岛路码头是黄埔码头旧址所在地,是一处重点文物保护点。码头旁边有一面“上海与留法勤工俭学浮雕墙”。浮雕墙上一行行文字向同学们诉说着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历史往事。同学们了解到历史上的秦皇岛路码头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世界,寻找革命整理的启航处。1919年3月17日至1920年1月底,共计20批约1600人从黄浦江畔乘船远行法国。其中,邓小平、聂荣臻、蔡和森、向警予、蔡畅均是从黄埔码头出发。在法国,他们考察资本主义社会,接触工人群众,研究工人运动、研究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寻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
接着,同学们来到了黄埔码头边上的浦江会客厅参观学习杨浦滨江工业发展史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展馆讲解员首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码头劳动场景再现展区,一张张生动的劳动照片和回响着的“上海港码头号子”劳动者之歌仿佛把同学带回昔日热闹的黄埔码头。
随后,讲解员为同学们介绍了杨浦滨江工业发展历史。1869年,随着杨树浦路的修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在上海日渐兴盛起来。杨浦滨江创造了“百年工业”中国众多之最,是上海乃至中国近代文明的历史见证。2019年,杨浦滨江南段5.5公里岸线贯通开放。按照“重现风貌、重塑功能、重赋价值”的原则,以“历史感、智慧型、生态性和生活化”为设计理念,一批代表性文物建筑和优秀历史建筑的到保护性修缮,“工业锈带”逐渐转变为“生活秀带”。作为设计创意学院的学子们,杨浦滨江公共生活空间的规划设计中的人与自然共生、历史遗产激活的理念对同学们也很有启发。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来到了“初心•启航”主题展厅。展厅向同学们呈现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上海的历史画卷和习近平总书记来上海杨浦滨江的考察足迹。讲解员向同学们讲到黄埔码头见证了邓小平、周恩来等爱国知识分子赴法勤工俭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诸多历史时刻。在“追随总书记的脚步”板块,同学们更进一步学习了习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认识到主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充分汇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对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意义。
离开展厅后,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一行人继续沿着江边的绿道和栈道步行,游览一幢幢历史建筑在修缮保护和重新激活后的新面貌,感受着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的人文底蕴和生活气息。
随后,同学们来到杨树浦水厂前面的栈道。目光被眼前这座古堡风格的历史建筑所吸引。支部书记向同学们介绍到,这座水厂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自来水水厂,是近代中国城市供水的起点。值得一提的是,这座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自来水水厂至今仍在正常运行,承载着包括杨浦区在内的上海城北五个区的生活与工业用水。在水厂前方,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标志景观,一行人在这里托起党旗合影。党员们表示,人民城市的理念是我们继续前行的风向标,希望将这一重要理念延伸至关于设计的学习与实践当中,望有一天能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出自己的一份力。本次游览学习活动圆满结束。
供稿 研究生第一党支部